近日深圳一小区高空掉落玻璃窗砸中路过幼童,引发悲剧,虽然目前尚未确定事故原因,但物业安全问题再次成为舆论焦点。而随着物业管理规模的扩张,管理的难度日渐增大,横亘在业主和物业公司之间的安全问题也层出不穷,我们就聊一聊物业安全那些事儿。
直面现实:市场规模扩张,但业主对社区安全并不满意
图1:2015-2018年百强管理规模及市场份额变化情况
数据来源:中指研究院
2019中指研究院物业服务百强企业公布的数据显示,百强企业物业管理规模不断扩大,市场占有率达38.85%,随着市场化拓展趋势的加速,行业规模将进一步集中,这也带来了物业管理上的困难,尤其是物业安全问题。
图2:2019年物业服务细项指标策略矩阵
数据来源:中指研究院
https://www.gzdzpm.cn根据中指研究院2019百强企业业主满意度调查结果,与物业安全息息相关的安全管理、设施维护、装修管理、车辆管理指标的业主满意度均处于一般水平,分别为73.7,71.6,72.8,68.2,说明业主对于小区安全服务存在抱怨心理,而业主的吐槽点则具体集中在门禁管理、车辆管理、设施设备老化和故障所带来的安全隐患上,此外,高空坠/抛物、私扯线路、违章搭建装修等也为业主所诟病。
那我们该如何避免社区安全问题,提升业主满意度呢?那当然要先追其因,找其根,后对症下药,力争将安全隐患消除于萌芽。
原因之殇:物业安全服务为什么那么难?
安全管理从来都是物业公司管理的头等大事,也是难事,总体而言,安全服务之难主要有以下原因。
投入、人员分配不合理,门禁秩序、车辆管理问题多
物业公司的利润收入决定了其投入规模,然而绝大部分物业公司由于物业费较低,收缴率不足,运营乏力等原因,造成收入偏低,对于硬件投入省之又省,慎之又慎。近年来,一些老旧小区疏于投入,门禁管理采用传统进出方式,容易造成进出人员混乱,在车辆管理上,未做好人车分流,且乱停乱放问题突出,对小区秩序安全造成隐患。
人员分配上同样不合理,同时疏于培训管理,造成安全问题较多,比如门禁管理人员多以中老年员工为主,对于外来人员检查识别存在一定疏漏;很多小区虽设有巡逻岗,但在巡逻人员的分配、频次的安排上存在不足,导致巡逻表面化,只为应付签到,敷衍了事。
设备故障维修人员服务懈怠,返修率高
在调查过程中,通常发现公共娱乐设施老化,损坏,电梯故障等多发问题,安全隐患严重,而且维修人员在服务态度上存有懈怠问题,维修并不及时,同时维修效果不明显,问题未能彻底解决,返修率较高,有些企业设备故障返修率达40%,安全问题反复存在。
安全宣传效果不佳,TrustWallet钱包下载业主安全意识薄弱
物业公司在进行安全宣传时, TrustWallet钱包官网app下载并不严谨,甚至仅仅是将安全注意事项张贴在宣传栏,无过多行动,未达到最终目的,也降低了业主的安全意识,忽视相应的安全准则,产生较多隐患。高空坠物、违章搭建装修、私扯线路等,这些频繁出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画面,归根结底是安全意识薄弱的问题,物业公司对该问题的宣传存在不足,且效果不佳。
应急处理不到位
火灾、燃气泄漏等突发安全问题,具有波及范围广、财产损失重的特点,也在考验着物业公司安全应急处理的能力。在因火灾引起的纠纷案件中,物业公司主要过错行为在消防管道无法供水、疏于公区安全维护、消防通道堵塞上,占比分别达39%,29%,19%,应急处理能力不足,未做到有效预防,而一旦出现问题,将造成重大后果。
策略之解:如何避免安全隐患,提升业主满意度?
人说“办法总比困难多”,而对于物业安全来说,同样适用,每家物业公司都有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安全规范、标准,但最关键的是落实和执行,除此之外,物业和业主也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处理安全问题,做到防患于未然。
物业公司合理投入,逐步完善
企业在人员配备和设备投入上已提早布局,并形成了完善的社区安全机制。像金科物业2014年就开始在重庆推行安全社区建设,建立以了以项目为基础单位、职能部门促进、分管领导考核监督的安全社区维护组织架构;在安防设备硬件配置上,投入近500万元用于新、老社区智能化安防设备的投入与完善升级;实行“四级”巡检体系、先后推出飞虎队、社区武装巡逻、电子巡更系统、鹰眼计划、智能无人值守门等一系列安全防范措施,确保各社区“零”安全事故。
对于中小物业公司,每次投入就显得捉襟见肘,但是仍可以采用”小投入、低成本、逐步分解,不断完善”的策略进行安全升级。
随着科技的发展,社区安全管理逐渐智能化,在门禁出行上,中小企业可以采用二维码扫描门禁系统,逐步替换传统门禁,投入相对较少,而且能够对进出人员时时记录,安全性也大为提升;在车辆管理上,越来越多的小区采用智能停车系统,避免了因停车难造成的乱停乱放问题,同时做好人车分流,提高了社区安全性和便捷性。而对于一些中小物业公司,不必追求潮流,可选择次优迭代产品,降低成本投入,对于人员配备,可以借鉴企业,优化组织结构,提升人效,比如增加园区巡逻频次等,改善社区安全性。
图:二维码扫描门禁系统(左)智慧停车库(右)
及时检修设备,避免重复维修
公区设施设备的维护,尤其故障处理的及时性不仅反映了物业人员的服务态度,同时也表明了对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。维修人员需要避免态度上的怠惰,严谨负责高效的完成维修任务,避免同一问题不断返修,同时以返修率为考核,从制度上明确检修标准,服务标准,最重要的是将制度落实到位。
而企业在设备的检修中,不断利用科技的力量,完善设备监控与检修。龙湖智慧服务设备从入库起,便开始了全生命周期管理,系统自动推送工单提升效率,项目月度例行事务排程、执行情况清晰明了,RBA远程楼宇设备自控系统,实时监控代替人工定时巡检,对设备秒级监控,如采用电梯黑匣子,监测电梯困人、检修数据、保养情况等关键信息,系统收集分析运行数据,为预防性维修提供前瞻性预测,降低过剩维修、事后维修带来的高成本。
图:龙湖智慧服务-远程楼宇设备自控系统
安全宣传不可少,落实执行是关键
安全无小事,物业公司也会有相应的安全准则,但是在宣传上更多的是停留在形式上,对业主的安防意识的提升效果不明显,如何有效的落实执行才是关键。
像龙湖智慧服务等物业公司为了提升业主的安全意识,举办安全讲解员活动,向业主讲解小区停车、搭建、消防、坠/抛物等方面的工作;有些物业公司开展“电梯安全管理月”等专项活动,让业主更深入了解身边的安全问题,从自身做起,消除安全隐患;而杭州一小区则安装了47个“防高空抛物监控” 摄像头,可以将整幢楼的窗户和阳台包入拍摄范围,摄像头安装后到现在,小区从未发生过高空抛物事件。
图:社区安全讲解活动(左)电梯安全管理月活动(右)
应急预警机制
对于应急问题的处理,不仅需要提高业主的安全意识,也需要物业公司不断进行安全宣传,并做好相应的预警方案,形成预警机制。
可以对应急安全问题进行总结并归类,形成策略方案,采用组织业主集体活动方式进行实际操作,并评估方案的可行性,不断完善,使之科学、合理,在这些问题出现时,能够程度降低损失。
比如多数物业公司开展火灾的消防演练,都是一种应急机制,当然可以针对不同的火灾等级,假设不同的极端状况,形成多套备选方案,以便安全问题出现时,按预案及时处理,降低损失;此外在如电梯安全具体问题上,有物业公司不仅进行安全宣传,还进行困人应急救援演练,形成了良好的电梯突发事故应急处置救援水平。
总之,安全琢于细节,精于值守,而社区安全性,也是衡量社区物业品质的重要指标。有人说,安全发展观应为物业行业的核心战略,一个缺少最基本的安全保障的社区,是令人难以接受的,当然安全问题有着其天然本性,无法根除,但可以有效预防。每个物业公司和业主在维护社区安全性的目标上是一致的,需要通力协作,才能将安全隐患消灭于无形,而业主满意度也会自然提升。